當你感到容易疲倦、臉色蒼白,甚至嘴唇乾裂、指甲脆弱時,很可能是身體在提醒你缺鐵了!鐵是製造血紅素、運送氧氣的關鍵營養素,若攝取不足,會影響體力、專注力,甚至導致貧血。除了補充高吸收率的棗鐵,搭配檸檬酸可提升鐵的吸收效率高達 1.5 倍,而葉酸則能幫助紅血球生成,讓補鐵效果更全面。想擺脫缺鐵不適?選對營養素才是關鍵!

為什麼身體會缺鐵?

「缺鐵」其實就是體內的鐵質不夠用啦!鐵是人體非常重要的一種礦物質,主要功能是幫助製造血紅素,也就是紅血球裡負責運送氧氣的關鍵成分。

如果鐵不夠,紅血球就做不出來,氧氣運輸能力下降,整個人就會開始覺得沒力、臉色差,甚至出現一連串的缺鐵症狀。

缺鐵原因1:飲食不均衡

平常吃得太清淡、太素,鐵質攝取不足。

缺鐵原因2:女生生理期量大

每個月固定流失鐵質,尤其經血量多的人更要注意。

缺鐵原因3:懷孕或哺乳中

身體對鐵的需求量大增,但很多人沒補到足夠的量。

缺鐵原因4:素食者

植物性鐵(非血基質鐵)的吸收率本來就比動物性鐵差。

缺鐵原因5:腸胃吸收不好

像是有胃潰瘍、腸躁症、做過減重手術的人,吸收力會變差。

缺鐵原因6:青少年或快速成長期

長高、發育需要更多鐵,容易出現供需不平衡。

簡單來說,當「鐵的攝取量 < 鐵的流失量」時,身體就會開始缺鐵。如果長期沒有補充,還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,這時候症狀就會更明顯囉!

缺鐵的症狀有哪些?

缺鐵會讓身體出現像是指甲脆弱、嘴唇乾裂、容易疲倦、臉色蒼白,甚至異常想吃冰等症狀,都是身體在提醒你該補鐵了,長期忽視還可能引發缺鐵性貧血喔!

缺鐵症狀1:指甲脆弱、容易斷裂

缺鐵會讓指甲變薄、變脆,甚至出現凹陷、劈裂,外觀像湯匙形狀,是缺鐵常見表現之一。

缺鐵症狀2:嘴唇乾裂、嘴角破皮

若天氣正常卻總覺得嘴唇乾裂、嘴角容易破皮,可能是體內鐵質不足造成的隱性警訊。

缺鐵症狀3: 一直想吃冰或奇怪東西(異食癖)

常常想吃冰塊、咬指甲、啃紙?這些異常食慾可能與缺鐵有關,是缺鐵性貧血的典型徵兆。

缺鐵症狀4:容易疲倦、臉色蒼白

缺鐵會降低血液攜氧能力,導致全身供氧不足,讓人感到疲憊、頭暈,臉色也會變得蒼白無血色。

誰是缺鐵的高風險族群?

有些人比別人更容易缺鐵,特別是下面這幾類族群,要特別注意身體的小警訊喔!

缺鐵高風險群1:女性(尤其月經量多者)

女生每個月生理期會流失鐵質,月經量較多的女性更容易出現缺鐵問題,是最常見的高風險族群。

缺鐵高風險群2:懷孕或哺乳中的媽咪

懷孕期間需要供應胎兒營養,鐵的需求大增;哺乳時也會消耗鐵質,若沒補充容易缺鐵性貧血。

缺鐵高風險群3:素食者

植物性鐵的吸收率本來就比動物性鐵差,長期吃素或偏食容易鐵質攝取不足,慢慢累積成缺鐵。

缺鐵高風險群4:青少年與發育中的孩子

身體快速成長時需要大量鐵來製造紅血球,若攝取不足,就容易疲倦、注意力不集中。

缺鐵高風險群5:銀髮族

隨著年紀增長,腸胃吸收能力會變差,就算有吃進鐵質,也不一定吸收得了,容易默默缺鐵。

缺鐵高風險群6:胃腸手術或慢性病患者

有做過腸胃手術、長期有腸胃道問題、或是慢性失血(如痔瘡、胃潰瘍)的人,也容易缺鐵。

改善缺鐵怎麼吃、怎麼補?

缺鐵不一定要等到變貧血才補,平常就可以從飲食和營養補充兩方面著手,幫助鐵質穩定攝取、有效吸收。

飲食怎麼吃才夠鐵?

想靠吃補鐵,建議多選擇含血基質鐵的食物,例如紅肉、豬肝、鴨血、蛤蜊等,這類鐵質吸收率較高。若是吃素,也可以靠深綠色蔬菜、黑芝麻、紅豆、海藻等植物性鐵來源,不過建議搭配維他命C一起吃,像是喝杯柳橙汁,有助提升鐵的吸收力。

💡 小提醒:茶、咖啡會抑制鐵吸收,建議避開正餐或補鐵時間飲用。

缺鐵怎麼補?選對營養素,吸收才有效!

市面上的補鐵產品百百種,但你知道嗎?不是每一種鐵都好吸收,也不是補得多就有用,吸收率才是關鍵!

補鐵的推薦方式1:食物來源補鐵(天然攝取)

動物性鐵(血基質鐵,吸收率較高)
 - 紅肉(牛肉、羊肉、豬肝)
 - 雞鴨肝臟、血製品(豬血、鴨血)
 👉 吸收率約 15~35%
植物性鐵(非血基質鐵,吸收率較低)
 - 深綠色蔬菜(菠菜、地瓜葉)
 - 豆類、黑芝麻、紅棗、黑木耳、葡萄乾
 👉 吸收率約 2~20%,需配合維生素C、檸檬酸提高吸收

補鐵的推薦方式2:搭配檸檬酸,吸收率UP!

補鐵關鍵不只在於「吃進去」,還要「吸收得進去」。這時候檸檬酸(Citric Acid)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!

檸檬酸是一種天然有機酸,可以幫助鐵離子保持在可被人體吸收的亞鐵型態,也能抑制干擾鐵吸收的物質(像是植酸、鈣質)干擾作用。

研究指出,檸檬酸可提高鐵吸收率高達 1.5 倍以上,讓補鐵事半功倍。

檸檬酸的好處:

  • 提升鐵質在腸道中的穩定性與吸收率
     

  • 幫助減少胃部刺激感
     

  • 同時促進代謝,對於能量轉換也有幫助

補鐵的推薦方式3:搭配葉酸 紅血球製造的重要幫手!

補鐵不只是補鐵,還要搭配葉酸(Folic Acid),才能真正發揮作用!葉酸是一種維生素 B 群(B9),在紅血球的生成與 DNA 合成中扮演關鍵角色,缺乏葉酸可能會影響血紅素的製造效率,導致類似缺鐵的症狀,如貧血、疲倦、臉色蒼白等。

葉酸與鐵有「相輔相成」的關係,缺鐵時身體需要更多葉酸來幫助造血,因此在補充鐵的同時,適量攝取葉酸可以提升效果,讓血紅素更快恢復正常水平。

常見葉酸型態比較:

項目

單麩胺酸型葉酸

聚麩胺酸型葉酸

常見來源

保健食品、孕婦維他命、強化食品(如穀類、麵粉、牛奶)

綠葉蔬菜(菠菜、花椰菜)、豆類、全穀、酵母、肝臟等天然食物

吸收前是否需分解

不需,直接吸收

需經腸道酵素分解為單麩胺酸型

腸道吸收率(空腹)

約 85%~100%

約 50%~70%(視食物與體質)

穩定性

穩定、耐熱、耐光

對熱與光敏感,易流失於烹調中

生物利用率

較低(經轉化後吸收)

缺鐵該怎麼補 總結

缺鐵不只是容易疲倦、臉色蒼白,還可能影響身體機能,導致嘴唇乾裂、指甲脆弱,甚至異常想吃冰。補鐵的關鍵不在於補得多,而是補對營養+提升吸收率!選擇棗鐵這類溫和好吸收的鐵源,搭配檸檬酸提高吸收效率,再加上葉酸幫助紅血球生成,才能真正改善缺鐵問題。日常飲食與保健品雙管齊下,才能讓氣色紅潤、活力滿滿!

缺鐵該怎麼補? 相關問題快速FAQ

為什麼補鐵要搭配檸檬酸?

鐵的吸收率會受到體內環境影響,檸檬酸能幫助鐵保持在可吸收的狀態,減少被抑制的風險,讓吸收率提升 1.5 倍以上,讓補鐵更有效率!

棗鐵跟一般鐵劑有什麼不同?

棗鐵是結合紅棗精華的補鐵來源,相較於一般鐵劑,更溫和、不刺激腸胃、好吸收,同時還能補氣養顏,適合女性、孕媽咪或腸胃敏感的人補充。

補鐵時為什麼也要補葉酸?

葉酸是紅血球製造的重要營養素,與鐵一起補充能幫助血紅素生成,加速改善缺鐵症狀,特別適合女性、孕婦、貧血族群,讓補鐵效果更完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