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麻疹是一種很容易傳播的病毒性疾病,尤其是在沒打過疫苗的人群中傳播得更快。
起初的症狀像感冒,會有發燒、咳嗽、流鼻水等情況,還可能會出現像紅點一樣的皮疹。
麻疹不僅讓人不舒服,還可能引發一些嚴重的併發症,像是肺炎、中耳炎,甚至有可能影響到腦部,特別是對免疫力較弱的小孩和大人影響大。
不過好消息是,麻疹是可以預防的,接種麻疹疫苗就能有效避免感染。
本文將會詳解麻疹的症狀、併發症、預防方法,幫助大家更了解如何應對這個傳染病。
麻疹是一種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非常容易傳染的呼吸道疾病,主要是透過飛沫傳播,也就是當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時,病毒會散播到空氣中,讓其他人也容易被感染。
人類是麻疹病毒唯一的宿主,其他動物不會得麻疹。
這個病的潛伏期大約是6到21天,剛開始會像感冒一樣有高燒、咳嗽、流鼻水等症狀,後來會出現皮疹。
台灣的麻疹防治工作由疾病管制署(CDC)負責,疫苗接種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。
麻疹主要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,當麻疹患者咳嗽、打噴嚏或講話時,病毒會隨著飛沫散播到空氣中,並被周圍的人吸入。這是麻疹最常見的傳播方式。
麻疹病毒也可以通過直接接觸到受污染的物品或表面來傳播。如果患者觸摸過的物體或表面上有病毒,健康人接觸後再觸摸自己的眼睛、鼻子或嘴巴,便有可能感染麻疹。
麻疹病毒具有強大的傳播能力,即使在室內空間中,病毒也能夠在空氣中懸浮數小時,特別是在密閉或通風不良的環境中。即便是未直接接觸過患者的人,僅靠吸入空氣中的病毒,也有可能被感染。
名字很像,症狀卻大不同!
麻疹與德國麻疹雖同為病毒性出疹疾病,但在傳染力、致病風險、影響族群與疫苗接種時機上都不一樣。
掌握兩者差異與預防方式,保護自己也守護家人,尤其是孕婦與幼兒族群
麻疹與德國麻疹皆透過以下方式傳播:
空氣傳播:病毒可經飛沫懸浮於空氣中傳染
飛沫傳染:咳嗽、打噴嚏
直接接觸:與患者密切接觸或接觸被病毒污染物品
特別注意:麻疹病毒可在空氣中存活達2小時,極易傳播!
📍 根據疾病管制署及WHO資料,近期以下地區屬於麻疹風險區,出國請特別注意:
亞洲:日本、馬來西亞、泰國、柬埔寨、越南、印度、印尼、菲律賓
歐洲:羅馬尼亞、烏克蘭、英國部分地區
非洲與中東:奈及利亞、阿富汗、葉門
若計劃前往上述國家,建議至少提前2週完成疫苗接種。
嬰兒和小孩是麻疹最易受到嚴重影響的群體。由於免疫系統尚未完全發育,他們更容易出現麻疹引起的併發症,如肺炎、中耳炎和腦炎等。
特別是6個月以下的嬰兒,尚未完成疫苗接種,因此更容易遭受感染並發生重症。
孕婦若感染麻疹,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併發症,包括肺炎、早產或流產等。麻疹還可能對胎兒造成影響,甚至引發出生缺陷。
婦女的免疫系統在懷孕期間會有所變化,因此麻疹可能帶來更高的風險。
營養不良會使兒童的免疫系統變得脆弱,抵抗麻疹病毒的能力降低。這些兒童一旦感染麻疹,發展成重症的風險大大增加,尤其是肺炎和腦炎等併發症。
沒有得到足夠營養的兒童也可能更難從麻疹中康復,病程會更長。
免疫力低下的個體,如接受化療的癌症患者、HIV感染者或使用免疫抑制藥物的病人,感染麻疹後,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併發症,甚至危及生命。
他們的免疫系統無法有效應對麻疹病毒,導致病情迅速惡化,且需要更長時間來恢復。
第一劑:滿12個月(1歲)時接種。
第二劑:滿5歲至入小學前接種。疾管署
這兩劑疫苗均屬於公費接種項目,家長可攜帶兒童至各地衛生所或合約醫療院所免費接種。
完成兩劑接種後,疫苗的保護力可達97%以上,能有效預防麻疹的感染與傳播。
此外,若有計劃前往麻疹流行地區(如日本、馬來西亞、泰國、柬埔寨及越南等),建議在出發前至少兩週完成疫苗接種,以確保旅途中的健康安全。
打完疫苗後,身體會獲得免疫力,能有效降低感染麻疹的風險。
麻疹病毒主要透過呼吸道飛沫傳播,所以要避免去人多、空氣流通不好的地方。
特別是對於那些未接種過麻疹疫苗的孩子,最好避免在麻疹流行的高峰期進入醫院或擁擠的公共場所,這樣可以減少感染的機會。
麻疹的早期症狀很容易跟感冒混淆,尤其是發燒、出疹、咳嗽等症狀出現時,要立即帶孩子去醫院就診。
去醫院時,記得佩戴口罩,避免與他人近距離接觸。麻疹患者應該儘量隔離,減少外出,這樣才能避免將病傳給其他人。
要保持室內通風,經常開窗換氣,這樣可以減少感冒或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傳播。
經常洗手,不要用髒手觸摸眼睛、鼻子或嘴巴,這樣可以防止病毒進入體內。
咳嗽或打噴嚏時,應該使用紙巾或肘部遮掩口鼻,避免將病毒傳播給他人。
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,確保足夠的休息與營養,這樣可以增強身體的免疫力,更好地對抗麻疹和其他疾病。
麻疹是一種非常容易傳染的疾病,但好消息是,它是可以預防的。
只要及時接種麻疹疫苗,並且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,就能大大降低感染的風險。
比如經常洗手、避免人多的地方、咳嗽或打噴嚏時遮住口鼻等,這些都是有效的預防措施。
如果你或家人出現發燒、皮疹、咳嗽等麻疹的疑似症狀,應該盡早去醫院檢查,並且避免和其他人接觸,這樣不僅能早點治療,也能防止傳播給他人。
做好預防工作,麻疹就能遠離我們!
若要確認是否感染麻疹,則需抽血檢驗麻疹抗體,通常得過一次麻疹,則終身會 有麻疹抗體。
面對麻疹的流行,我們要確認自己是否屬於高感染風險族群,以及是否需 要接種疫苗。
若有相關疑問,請向專業醫療人員尋求協助,並考慮抽血檢查是 否有抗體。
人們一生只會發病一次。 對於疑似病例進行相關檢測是公共衛生防疫上的重要措施。
麻疹疫苗對於預防感染麻疹非常有效,在2000年到2013年全球約有85%的孩童接受疫苗接種,這項政策也使得因麻疹而死亡的人數銳減75%。
一旦找出真正的病因,只要避免再去接觸過敏原,急性蕁麻疹自然會很快痊癒,
頂多吃一點口服抗組織胺或打一針抗組織胺,就會很快改善;若是實在很癢,則可以搭配擦一些止癢藥膏。
如果出現發燒、皮疹、咳嗽等麻疹的疑似症狀,應該盡早去醫院檢查,並且避免與其他人接觸。
這樣不僅能及時治療,也能減少將病毒傳播給他人的風險。及早就醫可以有效控制病情,避免併發症的發生。
得過麻疹的人,原則上可視為具麻疹免疫力,但仍有極少數個案,再次接觸感染個案時,因具免疫不全疾病或免疫力低下,而有再次被感染風險。
「出生滿12個月」及「滿5歲至入國小前」各接種1劑MMR疫苗者可產生抗體,但研究顯示,幼時接種疫苗所產生的抗體,有可能隨時間而衰退,致使保護力降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