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也有這些狀況?

✔ 三餐不是外送就是隨便吃,常常狼吞虎嚥。
✔ 上班壓力大、生活作息混亂,肚子總覺得悶悶的。
✔ 長期吃止痛藥、胃藥、抗生素,腸胃變得越敏感。
✔ 明明沒吃很多,卻常常打嗝、脹氣、便秘或腹瀉交替出現。

現代人多半「看起來健康,但腸胃很累」──長期飲食不均、用藥習慣與慢性壓力,讓胃腸像超時加班的員工,沒有修復的時間,久而久之,消化力、排便力、菌相平衡都出問題。

想讓腸胃重新找回節奏,不一定要靠藥,其實只要吃對食物、減少腸胃負擔,就能讓它恢復功能、輕鬆不再卡卡。

接下來,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推薦的10種「胃腸友善食材」與飲食、運動調養原則,幫助你從日常中,把胃腸「養」回來!

為什麼會胃脹氣、消化不良?

當我們感到胃脹氣、消化不良時,背後往往有許多不同的原因。

 

現代人由於工作壓力大飲食習慣不當,甚至年齡的增長,往往容易陷入腸胃不適的困境。

 

無論是暴飲暴食吃得過快,還是情緒波動等因素,這些都可能讓腸胃負擔過重,影響消化和排空功能。

 

這些問題看似小事,但如果長期下去,對身體的健康會造成不小的影響。

 

了解胃脹氣與消化不良的根本原因,才能有的放矢,選擇對的飲食和調養方式,讓腸胃回復活力!

原因

狀況

暴飲暴食

食物太多讓胃無法有效消化與排空

吃太快、不咀嚼

增加腸胃負擔,易產生氣體

高油高糖飲食

減緩胃排空速度,產氣多

壓力與情緒波動

影響自律神經,腸胃蠕動變慢

年齡增加

酵素與胃液分泌下降

消化道疾病

如功能性消化不良、胃食道逆流等

胃脹不適時的處理方法 × 營養食材對策

 1. 避免消化不良食物,讓腸胃「少做工」

應避免的食物:

.油炸、高脂肪料理(如炸雞、厚牛排)
.辛辣重口味(辣椒、胡椒、重醬料)
.不溶性粗纖維(如牛蒡、洋蔥、生菜)
.刺激性飲品(咖啡、濃茶、酒精、碳酸飲料)

腸胃友善食材:

當腸胃處於敏感、脹氣、消化不良的狀態時,飲食的選擇應以溫和、易消化、低刺激為原則。

以下這幾類天然食材,經營養師與臨床經驗證實,特別適合用於腸胃調理期,幫助你有效減輕胃腸負擔、恢復消化力。

主食類:溫潤滑順、低纖易吸收

選擇如白粥、地瓜泥、煮烏龍麵等主食,口感柔軟、含水量高,能減少胃部蠕動壓力,也不會因纖維過多而造成腸道刺激,是腸胃虛弱時的理想主食。

蛋白質類:低脂、好吸收的優質來源

建議優先選擇豆腐、蒸蛋、鱈魚、雞胸肉(少油烹調)等蛋白質食材,這類食材脂肪含量低,消化分解速度快,不易引起胃酸分泌過多,能有效補充營養又不加重腸胃負擔。

 

蔬菜類選擇熟爛、可溶性纖維為主的品項

南瓜、紅蘿蔔、白花椰菜這些蔬菜在充分煮熟後,不但口感柔軟、容易吞嚥,也含有較多可溶性膳食纖維,

有助於調整腸道菌相、促進排氣、保護腸道黏膜,對於腹脹、便秘體質的人特別有幫助。

2. 酵素 × 乳酸菌雙效應──幫助「分解+排空」,從源頭改善腸胃壓力!

當腸胃因飲食混亂、壓力或年齡導致消化力下降時,食物常常在胃裡「卡住不走」、在腸內「發酵產氣」,造成脹氣、便秘或反覆消化不良。

此時,適度補充消化酵素與功能型乳酸菌、營養素,能有效從「分解+菌相調節」雙路徑著手,幫助腸胃重新啟動排空力!

【酵素+營養素】──輕鬆分解食物,減少脹氣負擔

1.酵母酵素:來源天然,具多種酵素活性(澱粉酶、蛋白酶等),促進多重營養分解。

2.梅精:富含有機酸(蘋果酸、檸檬酸等),能刺激胃酸分泌,幫助蛋白質與油脂的初步消化,同時調節腸道酸鹼、促進蠕動。

3.褐藻醣膠:除了具有黏膜修復作用,也能調節腸內免疫環境,減少發炎、幫助好菌定殖,間接維持腸道通暢與正常代謝。

【乳酸菌】──調整菌相、活化腸道排空節奏

1.益生菌專利高穩定型益生菌,具良好耐胃酸與附著力,能迅速建立腸道好菌優勢、抑制壞菌發酵產氣,例:LAC 343益生菌、BB536、克菲爾益生菌等。

2.益生元:提供有益菌所需的養分,提高益生菌在腸道內的存活率與定殖力。例:寡糖、膳食纖維等。

為什麼「養胃營養素」要搭配補充比較好?

因為——

 

酵素幫你把大分子食物「分解」成小顆粒,加速消化吸收。


乳酸菌(如 LAC343)幫你清理腸道垃圾、排出多餘氣體,穩定菌相。


梅精:富含有機酸,有助促進胃酸分泌與腸胃蠕動,讓食物流動不卡關。


褐藻醣膠進入胃中可形成黏性保護膜,包覆胃壁、緩和刺激、促進修復,並具抗發炎益菌生長促進作用。

四效合一,從源頭解決「脹」、「卡」、「慢」

分解助消化 ─ 酵素

日常攝取的食物中,蛋白質、脂肪、澱粉若沒有被有效分解,就容易積在胃中造成脹氣或排空變慢。補充消化酵素能幫助食物迅速分解成小分,大幅減輕胃腸負擔,加快排空效率。

調理菌相 ─ 益生菌/乳酸菌

腸內菌相失衡會導致發酵、產氣、便祕或腹瀉等問題。LAC343、BB536等能補充好菌、抑制壞菌繁殖,減少產氣、穩定腸道環境,讓腸胃更安穩、不脹不痛。

活化蠕動 ─ 梅精

胃腸蠕動遲緩會讓食物滯留太久、氣體累積。來自天然青梅濃縮的「梅精」,富含有機酸,能刺激腸胃適度分泌消化液,促進蠕動,幫助食物流動不卡卡、順順出清。

修復保護 ─ 褐藻醣膠

腸胃如果長期發炎或受損,單靠酵素與益菌還不夠。褐藻醣膠可在胃壁形成天然防護膜,舒緩刺激、抑制發炎反應,並促進腸胃黏膜再生修復,為腸胃打好根本體質。

3. 推薦10種幫助消化的天然食材

 

食材

幫助消化的理由

山藥

含有黏液素和多醣體,有助修復腸胃黏膜、提升消化力

鳳梨

富含鳳梨酵素,分解蛋白質、減輕胃部負擔

木瓜

含木瓜酵素,促進蛋白質分解,緩解消化不良與脹氣

優格/發酵乳

富含活性益生菌,調整腸道菌相,改善便祕與腹瀉

奇異果

酵素與膳食纖維並存,幫助腸道蠕動、排便順暢

紫蘇葉

理氣健胃,中醫常用於舒緩腹脹、噯氣與消化不良

南瓜

高纖維、溫和好消化,潤腸通便且不刺激腸道

蘋果

含天然果膠,調節腸道水分、穩定腸道環境

海藻/褐藻

含醣膠,能形成保護膜,舒緩胃壁、幫助修復、促進益菌生長

梅子(梅精)

含有機酸,可刺激消化液分泌、促進蠕動、幫助排氣減脹

胃脹氣、消化不良可以做什麼運動來幫助消化?

1. 散步

散步是一項簡單且低衝擊的運動,能促進腸道蠕動,幫助食物更順利地通過消化系統。每天輕鬆散步 20-30 分鐘,可以有效減少脹氣並促進消化。

2. 瑜伽

某些瑜伽動作有助於刺激腸胃,促進消化。

以下幾個瑜伽姿勢特別有幫助:

  • 貓牛式這個動作可以促進脊椎的靈活性,並刺激腸胃運作,幫助緩解脹氣。
     

  • 屍式:這是一個放鬆的姿勢,幫助減少壓力,對於因壓力引起的消化不良有緩解作用。

  • 扭轉姿勢這些動作有助於刺激腸道,促進消化和氣體排出。
     

3. 腹部按摩

輕輕按摩腹部可以幫助促進胃腸蠕動,減少脹氣。使用指腹輕柔地按壓腹部,順時針方向按摩,有助於加速食物消化和氣體排出。

4. 跳躍運動

是跳繩、跳舞或跳躍等高強度運動,可以幫助提升血液循環並加速消化過程。這些運動能刺激腸胃運動,有助於減少食物積聚和脹氣。

5. 深呼吸練習

進行深呼吸練習有助於放鬆腹部肌肉,減少胃脹氣的感覺。慢慢深吸氣,讓腹部膨脹,然後緩慢呼氣。這個練習有助於減少胃腸的壓力,促進氣體排出。

6. 游泳

游泳是一項全身運動,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和腸道蠕動,對改善消化、減少脹氣有很好的效果。水中的浮力還能減少關節的壓力,非常適合所有年齡層進行。

胃脹氣、消化不良 如何改善 總結

改善消化不良和胃脹氣的關鍵在於調整飲食和補充正確的營養素。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、益生菌和水分,有助於保持腸道順暢,減少脹氣和便秘問題。

像生薑這樣的天然食材,也能幫助舒緩胃部不適,促進消化。而維生素B群、鎂等營養素,則能維持胃腸的正常運作。

透過健康的飲食習慣和適當的營養補充,讓你的消化系統更加健康順暢,遠離不適,保持輕鬆舒適的感覺!

胃脹氣、消化不良 如何改善 相關問題FAQ

Q1: 為什麼我會有脹氣卻沒有便秘?

脹氣不一定會伴隨便秘,因為脹氣主要是由胃腸內氣體積聚引起的,這些氣體可能來自食物發酵、吞入空氣或腸胃蠕動不良。

即便腸道順暢,如果消化過程中有未完全分解的食物,仍然可能產生氣體,導致脹氣。因此,即使沒有便秘,脹氣還是可能發生。

Q2: 吃益生菌真的能改善消化嗎?

是的,益生菌能夠幫助維持腸道菌群平衡,增進消化功能。益生菌有助於改善腸道內的有害菌和有益菌的比例,從而提升消化吸收和減少腸胃不適。

適量攝取益生菌,例如酸奶或其他發酵食品,能夠促進腸道健康,幫助消化。

Q3: 我該如何調整飲食來減少胃脹氣?

減少胃脹氣的關鍵是避免攝入容易產氣的食物。盡量減少高纖維食物(如豆類、十字花科蔬菜)、碳酸飲料和油膩食物,這些食物容易在腸道中發酵並產生氣體。

另外,避免過快進食,並養成細嚼慢嚥的習慣,這樣能減少吞入過多空氣,有助於減輕脹氣問題。

延伸閱讀:

總是覺得累、怎麼吃都胖?小心你的代謝出問題了!